《悉尼晨锋报》4月16日报道称,数千澳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并申请政府赔偿。报道称,根据联邦政府的新冠疫苗赔偿计划,接种经TGA批准的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住院和死亡,且损失超过$1000,均可向联邦政府申请赔偿款。
德国疫苗厂商BioNTech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首次在德国本土因副作用而遭到疫苗接种者的起诉。代表原告的两家律所已向BioNTech提起赔偿,要求赔偿总金额高达100万欧元。这也是自新冠大流行以来,有关新冠疫苗副作用涉及金额最大的赔偿案件。
1月10日,一份落款为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中维”)的《停发新冠项目绩效工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流出,方案中提及,该公司新冠疫苗已全部停产,且无新冠疫苗产品销售。该方案一出引发关注。
最近,新冠疫苗接种不良事件问题引起了极大关注。尽管国内广泛使用的灭活疫苗尚未报告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国外使用的mRNA疫苗心肌炎以及腺病毒疫苗罕见血栓不良反应,均通过上市后药物警戒和独立的疫苗安全性跟踪系统发现,后续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数据。
疫情以来,疫苗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而澳洲的一项研究竟然证实:辉瑞(Pfizer)、Moderna、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生产的疫苗与多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有关!恐引发13种严重副作用,损伤心脏和神经,澳男接种后身体被毁...还有美女脑损伤,有人耳聋面瘫...
(观察者网讯)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当地时间5月7日表示,由于新冠疫情以来“可用疫苗过剩”,该公司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下架新冠疫苗。路透社和英国《每日电讯报》提到,阿斯利康公司日前在法庭文件中承认,其新冠疫苗可能引起脑血栓等罕见副作用。
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国际专家发现,在基于腺病毒载体的 COVID-19 疫苗接种后导致 VITT 的 PF4 抗体与自然腺病毒感染后在类似病例中发现的抗体具有相同的分子特征。这一发现采用了弗林德斯大学开发的一种新方法,对于了解遗传风险因素和改进未来的疫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一个医学上的共识是,不论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如何科学规范,都无法避免低概率的异常反应。作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新纳入的一类疫苗,新冠疫苗在公益性、免费性上与免疫规划疫苗一致,但在接种自愿性上又与非免疫规划疫苗相似——即是一类独立的新型疫苗,无法直接套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所建立的异常反应补偿二元责任模式,故其潜在的补偿风险应由谁承担,是一道摆在学界面前的必答题!
“疫苗疲惫”正在阻碍人们接种新冠疫苗,这困扰着全球的公共卫生专家。由于新冠疫苗的接种率在全球普遍较低,世卫组织专家警告称,这将给今年冬季的医疗保健系统造成压力。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全球报告新增85万例新冠病例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