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 ·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你选冷门专业干嘛?再喜欢有什么用,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考公务员吃的是国家饭,一辈子衣食无忧,干嘛还去私企啊?”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隔离老王家儿子条件那么好,你怎么可能会不喜欢呢?” ......
受上周写专栏的影响,看到网友对《董洁不是坏妈妈,只是还没长大》给我的私信,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不知道算不算可悲,就是好多成年人都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其实却对孩子的选择严加干涉。是爱还是爱的绑架?
实际上,这种控制他人的方法并不只存在电影或者小说作品中,在实际生活中同样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孩子身上,一些孩子似乎从小就在不断受到来自父母的“心理控制”。“你做的都不对,我都是为了你好。”“不让你去参加课外活动不是为了让你多考两分?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亲情,应该是世界上最可贵同时也是最廉价的一种情感。这句话并不矛盾,可贵之处在于无法用价值去衡量,但我们可以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可以得到它。亲情有浓有淡,它可以浓如血浆,也可以淡如冰水,冰冷而无味。“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其实我觉得,不是,恰恰相反,我们知道,但就是道理都懂,可是懂和做是两码事,父母和老师也是真的为我们好,可是有时候你们对我们的期望太高,再加上一旦我们达不到你们的那个期望,你们只会说“你怎么那么差啊,连这点都做不到等等”,可是你们没有问过我们,喜不喜欢,或许对于你们而言,我们就是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小孩子也有想法啊,谁规定小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呢?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管着你的生活,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干涉你的工作,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跟你们同住,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盯着你的媳妇/老公/孩子这些话,为什么中国父母总是说?原因一:孩子长大了,父母没长大孩子的成长速度如同坐火箭,每年都以指数速度变化。
看到身边的很多男性在家里过着舔狗、奴隶一样的悲惨生活,让我对婚姻有着深深的厌弃,可身边的很多人都劝你要结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觉得好的东西我并不觉得好,我不想做奴隶、舔狗,我想自由的活着不行吗?为什么都要跟他们一样?他们乐意当舔狗、奴隶,我不乐意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