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上的丹顶鹤 郭文1月13日,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永济段,首次拍摄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它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夹杂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次丹顶鹤现身永济,是我市有记录的第一次。丹顶鹤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文禽,象征幸福、吉祥、长寿。
新华社哈尔滨3月3日电 题:380只丹顶鹤野化放归的“扎龙故事”新华社记者金地、唐铁富、杨轩3月初的扎龙湿地,黄色的芦苇地覆盖着积雪。进入保护区,便看到一只只结伴而行的丹顶鹤,或驻足而立,或在芦苇地里觅食。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菲)最近,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迎来越冬的野生丹顶鹤。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会有400到600只野生丹顶鹤选择到这里越冬,目前该保护区野生丹顶鹤的观测数量已超过100只。
中新网哈尔滨3月28日电(王广鑫 记者 王妮娜)今年3月以来,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物研究所在传统人工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热成像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春季候鸟野外监测工作,有近3000只鹳鹤类珍稀濒危鸟类,是近年来同期观测数量最多的
保护区滩涂上的丹顶鹤 上海市崇明区供图2023年12月19日,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记录到2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这是东滩保护区范围内首次记录到野生丹顶鹤。12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新华社哈尔滨4月29日电(记者张玥)4月28日,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一只人工散养丹顶鹤孵化的“鹤宝宝”破壳而出,这是该保护区今春“出生季”迎来的第六只“鹤宝宝”。这是4月28日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破壳出生的“鹤宝宝”。
运城晚报讯(记者 祁克宁)1月13日,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永济段,首次拍摄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它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夹杂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次丹顶鹤现身永济,是我市有记录的第一次。湿地上的丹顶鹤 郭文 摄 丹顶鹤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文禽,象征幸福、吉祥、长寿。
丹顶鹤是世界珍稀鸟类,能活70多岁,有的甚至长达90岁。在中国民间,它被引入神仙世界,成了高洁、长生不死的象征。而目前,全球野生丹顶鹤仅存2700余只。4月初,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盐城珍禽保护区”)探访丹顶鹤。
人工繁育种群再野化全职“鹤爸”默默守护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最近,保护区迎来了丹顶鹤的繁育期。为了保证小雏鹤能顺利破壳,保护区的“鹤爸”也进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
央广网盐城5月26日消息(见习记者王纪民 实习生顾炀威)5月25日,“生物多样性之美——‘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网上主题宣传“行走江苏湿地城市”采访团走进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百鸟翔集,感受生物多样性。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11月25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只丹顶鹤飞进居民家中“讨鱼吃”的视频引发关注。26日,黑龙江省扎龙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尚不确定该丹顶鹤是否为野生丹顶鹤,如果居民碰到野生丹顶鹤,建议不要靠近和投喂。
【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芦苇荡,日光洒落,苇花像精心镂刻过的银器熠熠生辉;耳边,是湿地中万物生长的奏鸣曲,微风轻抚,芦苇舞动的声响伴着虫鸣鹤唳共谱出一段悠扬婉转的乐章。
适宜的气候、优越的环境、丰富的食物,让大湾区成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和越冬栖息地。进入10月,候鸟们陆续抵达大湾区,准备感受南方的秋意。此时也开始进入大湾区最佳观鸟季,公园湿地随处可见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亲子观鸟团以及各类活跃的观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