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12月11日下午3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医政医管局、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将出席,介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然而,一个医学上的共识是,不论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如何科学规范,都无法避免低概率的异常反应。作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新纳入的一类疫苗,新冠疫苗在公益性、免费性上与免疫规划疫苗一致,但在接种自愿性上又与非免疫规划疫苗相似——即是一类独立的新型疫苗,无法直接套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所建立的异常反应补偿二元责任模式,故其潜在的补偿风险应由谁承担,是一道摆在学界面前的必答题!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我国目前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显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占了大多数,主要为发热和和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异常反应中,多数是过敏性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