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丰顺县埔寨镇将举办元宵火龙演出,届时将有“五大五细”十条火龙震撼上演,为确保丰顺埔寨烧火龙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周密部署,制定了相关安保工作方案和一系列安保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欢度佳节。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4年2月24日,广东梅州。被誉为“中国火龙之乡”的广东梅州埔寨镇在元宵节举办传统民俗活动——“烧龙”。当地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在“金龙”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丰顺县埔寨镇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烧火龙”。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2008年6月,丰顺埔寨火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月24日晚,被誉为“中国火龙之乡”的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举行传统的闹元宵活动——“烧龙”。每逢元宵佳节,当地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在“金龙”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宵佳节,丰顺县埔寨烧火龙文化活动如期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参与。在这热闹非凡的夜晚,一群身着橙色制服的消防员成了现场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丰顺县消防大队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安保方案,并组织活动附近观演场所居民开展消防安全技能培训。
美国《时代》周刊2月6日文章,原题:今年农历新年是龙年,为何这种神兽在中国文化中很重要 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龙通常被描绘成有翅膀、喷火的怪物,中国的龙则象征力量和宽厚。这种神秘生物如此受人尊敬,以至于成为十二生肖神圣名册中唯一的虚构生物。
昨日正月十五,农历元宵佳节,又是一年一度埔寨火龙的日子。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埔寨镇村民便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祥和吉利。
参考消息网2月10日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2月7日刊发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壮观的舞火龙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这是它继续令人赞叹的原因》,作者是黄晓芙。文章摘编如下:拿上你的相机,穿上防火的衣服,是时候观看中国最不可思议的表演之一——舞火龙——了。
在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在“金龙”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火树银花不夜天,客都民俗乐无穷。“灯”被客家人赋予了“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2月12日是正月十五,也是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在客家地区元宵节并不仅仅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以正月十五为主的一个周期。
由于宵禁制度,对于古代人民来说,元宵节可能是比春节更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百姓被允许可以夜间活动,堪称为古人的“狂欢节”。而元宵与龙舞间的关系,可以追溯至隋炀帝时期,万国来朝,为了彰显实力,隋炀帝开始举办盛大的百戏表演。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2月24日,是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在我国有种说法:“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特别重视闹元宵。而在梅州,元宵节向来是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烧火龙表演配合四散烟火,十分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