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鲁沙尔社火队中高跷技艺最高超的霍生军看来,这和功夫十分相似。功夫到了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而高跷到了最高境界便是有跷如同无跷。而在文化部门看来,这是一种“坚守”,是六百多年的坚守让高跷成为鲁沙尔社火的精彩之笔。
图为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高跷表演。 马铭言 摄2月21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二,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进行社火巡演,伴随锣鼓鞭炮声,舞龙、舞狮、“大身子”、老秧歌、高跷等节目精彩上演,“杨六郎”“七仙女”“孙悟空”等70名高跷演员和500多名社火演员在降雪天气中为民众祝福祈愿。
甘肃会宁踩高跷闹元宵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踩高跷是会宁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是会宁社火的重头戏。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
2月7日的2024河南卫视春晚上,郑大军踩着5米高跷化身龙神震撼登场。“全世界能踩5米高跷的,应该还没有其他人。”郑大军骄傲地说。郑大军7岁开始踩高跷,一踩就是42年。“踩高跷每增加一寸都是一个突破,5米的高跷有40多斤,一般人上去腿都抬不起来。
央广网西宁2月21日消息(记者贾海元)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这天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耍社火的日子。一大早,集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诸多民间传统表演节目为一体的社火就在县城里舞了起来,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观看,现场热闹非凡。
来源:【人民网】暮春时节,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的校运会如期拉开帷幕。不同于往年,今年的校运会把非遗“搬到”了绿茵场。音乐气势恢宏、鼓点铿锵有力、装扮浓厚靓丽,演员们或是摆手扭动,或是变换队形,脚踩高跷以鲁沙尔高跷独有的步伐从晨光中迎面走来,气势磅礴,美妙绝伦。
哨口大高跷秧歌,被誉为辽宁省最高的大高跷秧歌是朝阳市双塔区八里堡乡哨口村的大高跷,被誉为我省最高的高跷,跷腿高五尺五寸。哨口大高跷秧歌由来已久。最早是一种跷枝,属技艺表演。最高的高跷秧歌跷腿五尺以上,有渔、樵、耕、渎、陀头、卖豆、谷子等行当。
(新春见闻)中国西北“空中杂技”传承600年诠释“莫等闲”中新社青海湟中2月4日电 题:中国西北“空中杂技”传承600年诠释“莫等闲”作者 李隽“我是‘孙悟空’,我是‘财神’……”根据角色设计,一群小男孩早上7点半就挤在屋子里,为当日的“空中杂技”高台打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