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和科学技术还十分落后的年代,烤柏灵火,是人们祈求福佑,祛病消灾,强身健体的封建迷信活动。这也和云南少数民族佤族等,跳的“篝火舞”差不多,虽不像那么文雅华丽、富有诗意、载歌载舞,但也是男欢女乐热闹非凡。
1997年从农村搬到县城,2008年又从平房中搬迁到楼房,我的生活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时一些不敢想的诸多理想早已实现,楼房有了,电灯电话有了,小汽车有了,更甭说过年时早有能力买整挂整挂的鞭炮燃放了。
“七笼火”最正宗的生火材料就是柏树枝或破鞋底,一般会在春节前就会准备一些柏树小枝,专门用于正月十六晚上烤火使用,也有记着,跟着爷爷到农田里找到北方四季长青的柏树,摘其侧枝隔枝剪取,爷爷一定会叮嘱,主枝不能裁剪,会影响柏树生长。
旧时有童谣唱到:“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今天是正月十二,距离正月十五还有三天。旧时,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是新年里最后的狂欢节。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以来,记忆中的家乡邯郸磁县西南一带农村,老一辈人喜欢把元宵节称之为小年,大年指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总共四天时间,小年指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六,共两天时间,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未变。
烤百灵火是北方传之千年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二、十六,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吃过晚饭后烤火以求长命百岁,祛病消灾,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县乡政府于是出台了“禁烤”通知,甚至出现了取缔这一“陋习”的相关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