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合成生命”是可能的吗? 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尿素,虽然并未对“活力论”造成实质性影响,却吹响了反击的号角。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化学物质创造出一个人造生命。当我们创造第一个合成细胞时,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进化论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学习生活中进化论出现的频率很高。从学生时代的课本上,从很多书中零散的片段中,甚至在平时的聊天中都会提到,例如谈起竞争,就会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的规律。说陌生是因为对于进化论得了解程度,我得认知只停留在中学课本中。
无论是前期由英国最先提出“群体免疫”的抗疫理念,还是后来部分国家不顾疫情急于复苏经济,抑或是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谈及群体免疫,这些做法都在社会各界引起激烈争议和不满。虽然没有政府公开将“群体免疫”作为目标,各国经济解封的进程也受到社会多重阻力的限制,甚至特朗普昨日也正式确诊为新冠阳性,但发人深省的是:为何欧美国家长期有这么多政客精英用“群体免疫”、“经济优先”等理念来粉饰种种消极抗疫的举措,而且被这么多民众所接受?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让当时的人了解了物种的多样性,破解了生物界的一些未解之迷,更重要的是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不仅改变了一个学科,而且改变了全人类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著,提出了一个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里举例说明:1. 接受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不会使一个个体成为另一个个体; 2. 有着同一身体两个头脑的连体双胞胎宣称“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哪怕基因、躯体、生活环境完全相同,两个大脑也造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3. 脑内关键部位的微小损伤就可以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