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姓氏是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最初的起源是基于“天道”对图腾和祖先的崇拜而形成的,后来才逐渐的演化成为家族传承和血缘关系的记录,所以在遇到同名同姓的人总是会觉得特别的亲切,毕竟五百年前是一家嘛。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中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姓氏是一个家族的血缘,也是一个氏族的标志,中国一般是随父亲的姓氏。
我们知道,姓氏不仅是一个人的姓,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一个姓氏是一段历史,是一个家族的标志,是家族延续的证明。因此一般来说姓氏是比较稳定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便是如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姓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由原来的12个姓衍生出上千个姓氏。
作为每个人身上必备的象征,姓氏的意义同样来源莫浅,是人们寻找先祖起源的重要依靠,而在千年的发展当中,姓氏的发展也变得多种多样,截止到如今,除去常见于市面上的百家姓,被收录于文献的姓氏数量就达到了5662个,包括3484个单姓、2032个复姓,和146个三字姓。
我们都知道《百家姓》,它里面并不只100个姓氏。据统计,原收集姓氏411个,现在已增补到568个。四“鬼”姓, 源于夏代通灵师,这个姓不靠家族遗传,是靠身上有的固定特征,即脖子后面和左耳后面有痣的人才能姓鬼,这些人都是高深莫测、十分神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