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收藏市场上销售的宣德炉。记者 梁兴 摄近年来,越来越多原本较为冷门的小众收藏也开始走进大众藏家的眼中,铜香炉便是一类,又以明朝的宣德炉最为精品。记者连日来走访长沙市场发现,市面上90%以上的宣德炉都是后期仿制的。
像以前收藏香炉其实是一个冷门藏品,但是在近几年收藏行业中香炉慢慢地脱颖而出,特别是近两年来,对于香炉的收藏价值来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地在进步上升,比如说,像晚清时期的香炉在近两年的价格,甚至翻上了10倍以上。
这些“钓鱼爱好者”,真该换一个称呼了。他们打着钓鱼的旗号,实际上做的却是河道打捞工的角色,除了鱼钓不到之外,其他啥东西都能钓到。近日,江苏一位钓友,在夜间钓鱼的时候就钓到了一件很稀奇的东西,有网友看后甚至声称这是钓到了古董,起码值几百万,这个消息一下子让人彻底坐不住了。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如果说瓷器是大众雅玩、景泰蓝是皇家之器,那么宣德铜炉就是供文人雅士、修行者和哲学家等把玩、焚香的一类非常小众的神秘之器。博山炉焚香始于汉代中国古人认为焚香不仅能提神醒脑、净心明志还能上达天听,与天进行交流,现代科学也证明焚香能治愈抑郁等疾病。
这只清代寿山石小马槽炉,虽小巧玲珑,但工艺一点都不含糊,犀利老道,对器型把握很好。马槽炉是宣德炉里的经典器型,来自“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开始为礼地之器,后来因它的器型方正规矩、稳重大气,为历代文人崇尚,多成为文房清供。
铜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香道具之一。据传传说宣德年间,暹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朱瞻基责成吕震和吴邦佐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反复提炼8至12次后铸造出3000件香炉,即宣德炉。此说法因实物与文献的缺失,暂时不可考。然而明清宣炉的艺术成就却是中国香道具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