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前篇的文章《山西导游词示范:晋祠深度讲解之,析说“剪桐封弟”的历史典故》中曾提及:“桐叶封弟”说,不见于西周时期的《尚书》、《周易》、《诗经》,也不见于春秋及战国前期的《春秋》、《国语》、《左传》及《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书,它却最早见于战国末的《吕氏春秋》,上距叔虞之封八百年,八百年中并无记载的史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五一”小长假期间,天公作美,阳光和煦,处处花红柳绿,景色宜人,全国各地迎来了休闲度假的客流高峰。我们一家本着就近原则,选择山西省内首屈一指、在全国也闻名遐迩的晋祠作为踏春目的地。晋祠,顾名思义,就是晋国的宗祠。
名称:晋侯鸟尊时期:西周材质:青铜用途:酒器馆藏地点:山西博物院他经历过涅槃重生,被炸碎成一百余块碎片,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修复才重现原貌,虽然已褪去昔日的神圣光彩,但却依旧诉说着山西3000年前的晋国文明。它就是晋侯鸟尊。鸟尊是古代祭祀时一种盛酒的礼器。
周五参观了天津历史博物馆的晋国青铜器特展,看到那些早已被历史的春秋浸染成暗绿色的鼎簋重器,真是由不得你不凝重起来。晋国青铜器但你能想象这样厚重的晋国传承,竟然会出自一片小小的梧桐树叶吗?晋国最初并不叫“晋”而叫做“唐”,是唐尧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