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经济学界的泰斗最近去了一趟越南,回来后在社交平台发了个帖子,瞬间引爆全网,热度那是杠杠的!事情是这样的,李稻葵教授在越南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期间他不仅深入考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跟不少越南朋友进行了友好交流。
清华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老师,就中国现在能不能超越美国的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最高的时候,经济占比超过美国的75%,到现在只有美国的60%,出现严重下滑,他说这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其中有汇率的波动,有美元的强势,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这种波动是正常的,难以改变未来10年到20年的长期的趋势。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12月11日至12日在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在哪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六位经济学家,一起来看他们的解读。
网络视频截图1月26日,浙江某媒体发布一则短视频新闻称,“车厘子滞销严重拿去喂猪”“有水果经销商亏损超百万”……其真假难辨。前些年,车厘子被称为“水果界的爱马仕”,价格动辄每斤上百元甚至数百元,一度成为“吃不起”的代名词,但随着进口量的猛增,智利车厘子价格开始滑落。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外资巨头们对2025年中国市场的展望备受瞩目。众多迹象表明,他们普遍看好中国宏观经济的韧性,并且认为股票和债券市场行情均值得期待,这无疑为中国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政策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