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台山的五个台顶上,分别建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寺庙,分别是东台顶的望海寺,西台顶的法雷寺、南台顶的普济寺、北台顶的灵应寺、中台顶的演教寺。这些台顶上的寺院里,正殿虽然供奉的都是文殊菩萨,但名字却各有不同。
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五台山风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的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同时也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以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
前文已经说过,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谓大朝台,就是东西南北中四个台顶分别供奉了五方文殊菩萨。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中,南无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普贤行愿品》中也写到,“文殊师利勇猛智”,就是说文殊菩萨具有无尽的勇气和智慧,所以很多家长拜文殊,祈求孩子学业有成。
来五台山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说大朝台是指走遍五台山的山路,朝拜过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也可以说是在五台山礼拜过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称之为大朝台。一般人说去五台山就是指台怀镇,对佛教徒则不然,他们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可是,在清朝以前,并没什么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只有“朝台”。
元 五台山广济寺 大雄宝殿三圣像图1 元 山西五台县广济寺大雄宝殿图2 元 山西五台县广济寺大雄宝殿图3 元 山西五台县广济寺大雄宝殿五台山广济寺大雄宝殿三圣像是现存的非常难得的元代造像作品,元代挺拔雄健的气息扑面而来。主像三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