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机杼声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邹平明集镇西闸村又听到了这久违的机杼声。清朝初年,苗氏家族苗志勇在周村旱码头经营以布匹贸易为主的汉家老苗商号,并在其老家现明集镇西闸村开办织造厂,鼎盛时期上百台织机日夜织作,机杼声声响彻数十里。
衣服的产生为人类提供了遮羞物,而今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样式和种类都非常多,已经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你知道你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吗?衣服的制作大致可以分成三步,纺线→织布→染色和裁剪。这三步都是制作衣服不可或缺的三个步骤。
我想了想说:“纺车和织布机已是陈旧,在他们那里也许会得到更好的保护,钱就不要了,送给他们吧。”那是一年冬天,我准备上学时,母亲要我戴口罩,执拗的我死活不戴,往前挣脱时便撞到了织布机的角上,顿时眼睛周围血流如注,父母在返乡之前都是医务人员,父亲忙用盐水棉球擦拭血迹,再做其他处置。
由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SMG NEWS)联合发起,2023“爱上海的理由”青少年英语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以“我最爱的中华宝贝”为题,诚邀全球新生代用向上的风貌、良好的英语表达和创意的镜头语言展现青少年眼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
用现代积木拼搭成古代织机,并且这台积木织机还可以织就面料。3月1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苏州丝绸博物馆见到了这台创意拼搭织布机,它由469块积木拼搭而成,还原了古代织机的传统结构,通过它可以体验传统织机工艺和织造过程,让人啧啧称奇。
几团毛线,棉绳,布条,粗绳,甚至织布常用的线,多种材料的结合,在织布机上来回编织,竟成一件件唯美的小挂毯。家里再简陋,或看腻了的一面小白墙挂上几件,瞬间逼格满满,仿佛又让人找回了当年刚搬进新房里的自信,不知不觉又想把家收拾一番,过上惬意的生活!
汤成简介上海纺织工程学会,上海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等社会团体高级会员、会员,高级工程师。生于1929年,早年毕业于私立上海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参加革命并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人事室统计干事,后调任上海中山医院政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