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今天(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
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在“作物抗寄生植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望为寄生植物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5年2月13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2月11日晚,据“吉林大学”微信公众号,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极端条件高压科学中心刘冰冰教授、姚明光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朱升财教授等近日取得了重大突破,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General Approach f
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2月10日,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该校刘冰冰教授、姚明光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朱升财教授,发现高温高压下石墨经由后石墨相形成六方金刚石的全新路径,并首次合成出高质量、近纯的六方金刚石块体材料,发现其具有高出立方金刚石的极高硬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来源:【矿业界】近日,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极端条件高压科学中心刘冰冰教授、姚明光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朱升财教授等,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论文,发现了高温高压下石墨经由后石墨相形成六方金刚石的全新路径,并“首次”合成出高质量六
王敏蹲在地上,脚下是一堆堆被劈开的黑色岩石,他立起一块菜板大小的石头,将其劈成智能手机大小、3毫米厚的石板,如果里面保存有化石,石头表面就会暴露出古生物的遗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锤会发现什么。”面对单调枯燥且结果未知的工作,科研人员经常这样安慰和鼓舞自己。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今天(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政和八闽鸟”,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也是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据推测,政和八闽鸟的体形接近今天的凤头鹦鹉,体重约100多克,生活在类似湖边沼泽的环境。
福建发现“政和八闽鸟”化石系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距今1.5亿年,改写鸟类演化史“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赵闯绘制13日,记者从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 张泉)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独脚金内酯(SL)外排转运基因,敲除这两个基因后,高粱对寄生植物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来源:新华社 中外科研团队日前宣称,此前在广东省四会市太平岗地区地层中发现的恐龙化石,属于距今约7000万年的赖氏龙类恐龙。据悉,这是赖氏龙类恐龙化石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截至目前其在东亚地区最南端的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