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改建后的鄄城县苏泗庄分水闸充分展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提高了该县引黄灌区农业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如画美景的呈现,得益于鄄城县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方面,我们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开展88条母亲河复苏行动。近年来,水利部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新年伊始,喜讯传来。日前,在水利部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中,兴安盟扎赉特旗和突泉县两地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这是水利部自2021年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首次获得此项殊荣,开创了该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新篇章。
11月6日-9日,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田学斌在开幕式上讲话,云南省副省长杨洋致欢迎辞。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学术团体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1300多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会议。
崇信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实施塬面保护、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近日记者走进崇信县梁湾沟道排水渠和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点,河道整洁干净、流水潺潺,新修的涝池、拱形骨架、沟头防护墙在冬日余辉的映射下光彩熠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从1991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水土保持工作驶上快车道,进入监管力度最大、治理投入最多、防治成效最好的时期,并全力向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迈进。
中新网济南8月25日电 (记者 沙见龙)2023山东省“奋力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25日在济南启动。据山东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省将全面推进水土流失防治现代化,力争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86.
初冬,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梯田层层叠叠,一派丰收季后的静谧。“这些都是北市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带来的变化,在项目带动下,北市村已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北市村支部书记史兴顺笑容洋溢:“游客的增加带动了产业发展,如今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有份好收入。
中新网昆明11月6日电 (罗婕)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6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学术团体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130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会,探索如何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土保持新发展。图为11月6日,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现场。
“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龙岩上杭,汀江奔腾,三折回澜;红都圣地,欣欣向荣。忆往昔,荒山秃岭、露石浊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上杭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看今朝,绿水长流,万山竞秀;春潮涌动,一步一景。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上杭,尽享生态之美。
来源:经济日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水土保持工作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地位特别重要但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青海省,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2.76万平方公里,较2022年减少2.58万平方公里,减幅0.97%,减少量和减幅较上年度有所扩大,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比由2022年的18.74%下降到18.43%,水土保持率由72.26%提高到72.56%。
《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是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的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文件,在新中国水土保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近年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但总体来看,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局部地区严重的状况依然存在,防治成效还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文 | 张
记者 王梦媛2月1日,滨州市召开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道义,市城乡水务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振美,市城乡水务发展服务中心水土保持科副科长李苗苗出席发布会,共同介绍滨州市贯彻落实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