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蒭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至心自在第一究竟。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卷第五十四释天主品第二十七 【经】尔时,会中有诸天zi作是念:“诸夜叉言语字句所说,尚可了知,须菩提所说言语论义,解释般若波罗蜜,了不可知!” 须菩提知诸tianzi心所念,语诸tianzi:“不解不知耶?” 诸tianzi言:“大德,不解不知。
已经有好多次了,在看完一个我未曾治疗过的疑难杂症的名医医案后,过不了几天就会遇到一个患者,罹患疾病几乎和刚看的医案一模一样,我几乎就是按刚看过的医案中原方治疗,效果当然是非常理想,患者也满意的夸我。我自己当然是知道为什么会效果好,我常常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其实,汉藏佛学研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有人做了,例如流亡中国的爱沙尼亚男爵钢和泰先生于1927年在北京建立了一个“汉印研究所”,身边聚集了一批杰出的中西方优秀佛教研究学者,如陈寅恪、于道泉、林藜光、雷兴、李华徳、顾立雅等人,他们所从事的梵、藏、汉佛教文献对勘和研究,可以被认为是最早的汉藏佛学研究。
赵州陀罗尼经幢坐落在赵县县城石塔路与石桥大街十字路口,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而得名陀罗尼经幢,又因幢体为石质,形态似塔,所以当地百姓俗称其为“石塔”。在我国现存众多的同类经幢之中,赵州陀罗尼经幢是最高大、最精美、最杰出的一座。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吴海萍《宣城历史文文化研究》第664期摘要:苏轼写《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石刻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广教寺双塔上。双塔二层内壁各有石刻一幅,东塔石刻文字已经无法辨别,西塔石刻文字尚能识读,内容是《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的咒语,有苏轼写经落款和刻石题跋,弥足珍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链接:八思巴(1235—1280),藏族,今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人。他是元朝时期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主、元代首任帝师、第一萨迦法王、西藏萨迦政权的创始者。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称帝,封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统管全国宗教事宜,并建立总制院兼治理吐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