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下发现一块璞玉,璞玉就是外表像石头,里面是美玉的石头,石头上有凤凰出没,卞和于是把玉石献给楚厉王,然而这楚王是一个不识货的主,他听信谗言,他认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王非常生气,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朝即早晨,夕即傍晚,谁不知道,但具体到具体时段,早晨是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对于“朝”和“夕”,在具体时段的理解上,古今是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具体的生活内容不同。大体来说,唐宋之前,一般百姓居民人家,一天吃两顿饭,早饭叫“朝食”,十二时辰计时上是“辰时”,也叫“食时”,就是现在的七点至九点;晚饭叫“夕食”,十二时辰计时上是“申时”,也叫“晡时”,就是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在古人看来,早饭之前为朝,晚饭之后为夕,即“朝”是上午七点之前,“夕”是下午五点之后。
现在,我慢慢能够读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情绪,有时也会不禁对着明月有“今夕是何年?”的人生感慨了。今天,我们便来一同学习一个汉字——“夕”。造字者最初的想法其实是想用“月”专指夜晚天空中出现的那个天体物。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在“”里有一竖,那其实是古人想要告诉我们,在月亮里有着神秘的人物,他们便是神话故事中的吴刚、桂树、嫦娥还有玉兔。
《清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lü),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当夜即为元夕、元宵或元夜。
在我心底,总是悬挂着一轮明月,那是儿时故乡的中秋之月。中秋月圆夜 吴励章摄我的故乡,在苏北平原上,是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因村子小,村庄上的大人小孩都熟识。哪家有新鲜事,便爱往哪家凑热闹,尤其是一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