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推动仿制药发展,降低医疗成本,这一话题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研发过程:原研药的研发过程漫长且复杂,从药物分子发现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再到最终获批上市,需要耗费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
例如,一种新型抗癌原研药的研发,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研发成本高达数亿美元甚至更多。而仿制药则是在原研药的专利保护期到期后,其他制药企业参照原研药的活性成分、剂型、规格、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等,进行仿制生产的药品。
近来,磷酸奥司他韦受到关注。目前市场上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有什么区别?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作出解释。他表示,磷酸奥司他韦是一个药品的通用名称,“原研药”和“仿制药”实际上是历史原因长期形成的一种通俗说法。
最近公布的第10批药品集中采购(集采)目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最让大家注意的有两个点:进口原研药在本次集采中是完全的全军覆没,当然也可以说是主动的战略选择和放弃进入医保;中标入选的国产仿制药价格降幅又创历史新高,相当多的品种出现了降幅80-90%之多,比如被推上风口浪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月12日报道: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透露,2025年第1周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春节前后,受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流感的传播风险会相对增高。
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呼吸道疾病的有关情况。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老百姓关心的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药品供应情况,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予以详细说明。有记者提问,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目前市场上既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两者有何区别?
生活中,大家常以进口药和国产药对药物进行区分,其实我国大部分进口药是原研药,国产药多为仿制药。原研药就是原创性新药,要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在确定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才可上市。因此,原研药研发时间长、成本高,售价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