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古诗词中,有一些我很喜欢,比如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我尤其喜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有人说,今天的人们大概很难写出这样的句子了。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根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已经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如何记忆?诗名:夜书所见。夜晚写下所见所闻。还记得么?之前讲过《舟夜书所见》,多一个“舟”字,作者是清朝诗人查慎行。作者:叶绍翁。
坐在火车上看窗外苍黄的大地——一个小村庄那么荒凉几乎不在世界上“谁会住在那里呢?”我想,即刻想起我就是在那样的地方出生长大——《故乡原风景》三书记忆在,世事俱在明 杜堇《仕女卷》(局部)《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