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股份西沙旅游航线“祥龙岛”轮 《证券日报》社音视频部/摄本报记者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刘晓一“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千年前苏轼夜渡的诗句,描绘琼州海峡不事雕琢的美。如今,站在海岸眺望,湛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跃金。
潮新闻 记者 李娇俨 人间烟火慰平生,风波雨里笑徐行。最近,一部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定风波》,引发热议。这部纪录片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体现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情怀,突出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业绩,以及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领域卓越的建树。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1,苦雨终风也解晴2。颈联转入心境描写,“鲁叟”孔老夫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言:“道不行,乘桴桴于海”,意思是大道在海内无法实现,那就乘个木筏子出海去,总有可行的地方既有无奈也有不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宋〕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清 余集 苏文忠公遗像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藏公元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乘着一叶孤舟来到儋州,谪居儋州三年。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家,苏轼大概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没有之一。他愈挫愈勇,葆有豁朗达观的天性,直到终老之时仍然这样,《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一首诗,苏轼就将自己的这一性格展现的一览无遗,淋漓尽致,令后人望其项背,令后人高山仰止。
北宋最接地气的“全才”网红苏东坡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三起三落的仕途经历让他有机会走遍大宋江山即使被贬至海南,他也可以让日子极富烟火气尤其对美食,那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也不禁发出“海南万里真吾乡”的感慨苏东坡“带货”的海南美食有哪些?他笔下的海南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