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过年”,持续时间长,民俗内容丰富,仪式感也最强。这不仅凸显了天津年俗文化的充盈丰满与千姿百态,更说明天津这座移民城市五方杂处的社会结构。 天津既是大运河载来的,又是海洋滋养的历史文化名城。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时空交融,使其城市气质个性独具。
在社交赋能文旅的时代,“哏儿都”天津出现了新“三绝”——跳水大爷、盘头大姨和西北角早点。今年春节前,我提前预约了天津一家美发厅,尝试人生第一次“盘头”。来到美发厅时,盘头大姨——刘姨和齐姨正忙着理发、盘头,店里各个年龄段的客人都有。“姨,您看我盘这个发型行吗?
元宵佳节,花灯如昼,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天后宫一带的庙会是天津百姓、外地游客每年元宵节不能不去的地方,民乐、杂技、花会、民间绝活表演同台献艺,一边看表演,一边在古文化街上寻找具有天津特色的泥人儿、糖画儿、风筝、剪纸等,顺便喝茶汤、吃糖堆儿,浓浓的天津味儿不仅让外地人着迷,更让天津人过瘾。
今天是正月十六,天津人素有“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遛百病”的传统民俗。不少市民选择到古文化街、鼓楼观灯踩街、欢庆佳节。公安交管部门在此提示市民注意道路限行信息、提前了解景区停车位置,通勤车辆掌握好绕行路线,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