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年正月十六是春节后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人人要“走百病”,人们相信在这一天外出散步或远行,可以祛除疾病,祈求一年健康平安,特别是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健康的生活,所以在民间关于走百病的俗语有很多,比如“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给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其实还有正月十六,这最后的重要一天,因为正月十六,老传统讲究,在今天送百病,也就是赶走常见的疾病,这样咱们才会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一整年,所以咱们一定要尊重,正月十六的这些忌讳和规矩,这样才能够赶走百病,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一整年。
“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2月25日,2024年“正月十六游百病·迎新登高健步走”活动在广元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举行,行程共计3公里,600余名苍溪市民参加。走出户外体验登山快乐,沐浴阳光、享受健身乐趣。
正月十六“游百病”是民间传统的消疾苦、祈健康活动,人们走出家门,或走桥渡危,或登高望远,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今天,在南充、广元、巴中等地市民纷纷外出踏青登高,享受传统民俗“游百病”带来的身心愉悦。游百病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流传千年的民俗。
张晓东 袁天文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正月初一亮花鞋,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六游百病”,这是四川阆中人民世代相传的春节习俗。2月6日(正月十六),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有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那就是正月十六“游百病”,这一天阆中市民都会走出家门登高望远。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登高望远促健康,新年生活节节高。”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四川阆中古城的市民扶老携幼走出家门,踏青赏初春美景,登高为新年祈福,滕王阁、白塔山、锦屏山、状元洞等景区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不少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感受“游百病”这项非遗文化。
在古代,今天好多人都要走出门去外面走走看看,民间俗称“游百病”,此风俗流传至今可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甘肃陇南这项古老的民俗传统一直保持至今,每逢正月十六这天,好多人都会全家出游感受“游百病”的古老习俗。
正月十六晚上,沧州市民为了新的一年没有病灾,都会参加这个活动。带上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五角、一元不同面值的硬币。每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就会扔起个硬币。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大家相互捡别人撒出去钱。这种形式被称为“捡福”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有好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