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以来,江苏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以上。近日,各地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积极调配水源,缓解干旱。2月11日夜间,江苏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地纷纷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宿迁市区双塔公园附近的作业点,当指令下达,数枚专用人工增雨火箭弹划破夜空,直冲云霄。
现代快报讯 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五。长江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至八成。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85米至6.13米,创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
新华社南京6月15日电(记者赵久龙)连日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过35摄氏度。记者15日从江苏省气候中心、江苏省气象台获悉,今年4月以来,江苏省淮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交汇点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江苏粮食总产达到753.8亿斤,首次突破750亿斤,比2021年增加4.6亿斤、增长0.6%,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6.2%,连续9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粮食单产461.5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1.
来源:新华日报春争日,夏争时。今年我省夏粮播种面积3710万亩,其中小麦3572.1万亩,油菜面积约313.8万亩。开春以来,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生产一线,科学指导夏粮生产,各项工作早部署、农机早调度、防灾早谋划。
眼下,江苏小麦收获已经超过9成,将于6月15号基本收获完毕。同时,水稻栽插还需要大量用水,长江以北地区已经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高温叠加将加重旱情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江苏各地切实做好高温干旱天气防范应对,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今年5月以来,江苏淮北地区降雨25.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3%,淮河来水量6.5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2%,沂沭泗诸河基本无来水。面对气象干旱,5月以来,江水北调、江水东引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累计抽引自引江水32.6亿立方米,分别向洪泽湖、骆马湖、石梁河水库补水“解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江苏省在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通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等多方面举措,全力提升全省耕地质量。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新江苏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当前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江苏全省大面积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夏大豆、夏玉米开始鼓粒、灌浆。为保障秋粮丰产丰收,连日来,江苏各地多举措强化病虫害防控、引水灌溉,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眼下,江苏的3338万亩水稻即将大面积进入破口抽穗期。
扬子晚报网6月17日讯(记者 季宇轩)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近年来,江苏多措并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开展省级和地方耕地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系统谋划耕地资源配置,算好耕地保护“长远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