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容那些办事不靠谱、说话不着边际、经常闹出洋相的家伙时,人们往往会用到“二百五”一词。那么,为何国人要以这个特别的数字来形容其他人呢?这背后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典故呢?为了探明“二百五”的由来,笔者特地查阅资料考证了“二百五”一语的出处,以飨读者。第一个:源于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学派叫“纵横家”,其开山鼻祖鬼谷子门下有许多惊世奇才,苏秦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网上一个话题火了:“原来‘二百五’是这么来的”,截至记者编辑发稿前,该话题阅读量达到7092万。“二百五”是一个俗语词汇,常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民间常用这句俗语。它究竟是从何而来?又于何时流行?银子五百两一封,“二百五”谐音“半疯”古代也玩谐音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