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英国浪漫写实主义画家托比·布什曼。于1973 出生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1994 年,我在法国蒙弗朗昆的 Atelier Neo Medici 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我学到了一种现代版本的文艺复兴技术,称为混合技术。
今天闲坐书店,偶然翻看了傅雷的《世界美术名著二十讲》,顿时被深深吸引了。去过意大利多次,每每流连于罗马、梵蒂冈、佛罗伦萨的精美教堂壁画前,深深震撼于“文艺复兴三杰”,但是当我翻开傅雷的这本书时,还是被震撼了。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承认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体雕像的价值开始,“人体”题材的油画作品就瞬间泛滥成灾了,直至现在也丝毫没有停止这种现象,尤其是女性人体,深受画家们的喜欢,从哲理的角度来讲,女人有孕育生命的能力,这与艺术表现生命的意义,有着同等价值,
也正是这些女性,启发着他前往未知之地一探究竟,直至触及那个两性性别特质浑然天成、。英国温莎堡皇家图书馆收藏有文艺复兴绘画大师达·芬奇的大量素描作品,其中有一幅被誉为“达·芬奇最美素描”:一位站姿女性,身后的风景不可明辨,她把脸转向观者,左手指向画面之外的远方,仿佛要指引我们走向一个神秘却极富魅力的世界。
毫无疑问!许多贯穿艺术史的主题都与女性世界有关,这绝非偶然,她们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和参照的基点。比如,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和瓦妮莎·比克罗夫特的表演之间相隔了逾两万年的时光,然而,两者无可争辩的主角都是同一个主体,即女性身体。
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发起的“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文化”系列活动的来华学者之一,玛丽亚·洛于9月来华讲学,并接受了澎湃艺术的独家专访,她认为,肖像不仅仅是记录相似性,而是参与存在主义和哲学讨论——一幅肖像画的价值远超千言万语或一个名字。
毋庸置疑,对女人形体的写实化再现和再创,表现与自然同等价值,这是意大利画坛常有的现象,从13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直至19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们,对女人形体的描绘刻画的热情程度,丝毫不减,甚至19世纪的画家还延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创作出来的作品,极具年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