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11月3日晚间,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涉及到生育政策的内容包括: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近日在接受人民政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5月三孩政策放开后,应该适时观察2022年和2023年的实际效果,如果明年、后年依然没有达到预期,“十四五”期间应及早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回归育龄人群、回归家庭。
新计生法明确规定,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引发全民热议,一时间,网络段子频出,民众议论纷纷。自 2011 年二胎政策试点,到 2015 年全面放开,已成功迎来 1000 多万新生儿,这无疑证明了部分人群潜藏的生育意愿。
三孩政策自2021年5月31日起正式实施,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从生到养,聚焦女性生产、孩子教育、住房支持等多方面,《决定》提出10条具体配套支持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禁止生育第三个子女”“子女少,负担少”“生一孩42天二孩30天都要采取节育措施”“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让超生户倾家荡产”……健康时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河北、甘肃、海南、福建、云南、山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居民房墙上或宣传栏上,类似的过时宣传
7月1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回应网友关于三孩准生证申领和产假的问题时表示,经请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2021年5月31日之后均可以生育三孩,新政策出台前“生育服务登记证”到所在地登记备案,待出新“生育服务登记证”后进行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