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历代书法论文选》崔瑗·《草书势》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
《草书势》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留给后世最重要的文化瑰宝,其中“观其法象”在书法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崔瑗,字子玉,其书书法杜度,是书法史上第一个被称“草圣”、“草贤”的书法家。崔瑗不但是座右铭的创始人。
由于人们即使在使用小篆时,也不必要有李斯那种诚惶诚恐、虔诚恭谨的心态,在书写时可以放开手脚,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秦小篆的禁锢,增强了书写的自由性,加之汉代是一个恢宏八极、气势雄大的帝国,在文化艺术上能够广取博纳,文字使用以隶书为主,但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篆书反而有了新发展。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梁启超认为: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艺术。他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现今考察书法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技法能力,但是,技法能力又包含了很多作者的素养。作品中的上半段,看起来都是很密实的,这是营造出黑的方法,但在这黑的部分,也并不完全是黑,上半部分中左边一行上与右边两行之间又有一个小的空间,这是一个小空间,而下半部分右边极其紧密,让人一下子感觉压抑不透气,但一个“带”字,一个长竖画,又立即把这样的感觉给打破了,让人松了一口气,这个竖画又专门向右边靠近,形成弯曲状,并没有写成直的竖画,给左边留出了一个大的空间,恰好与上半段的那个小空间形成对比关系,这时作品看起来就会很有艺术性的感受。
世上有很多行业,有大成就者往往天赋与努力都是并行的。好的书法基本上产生于晋唐这段光辉璀璨的时期。所以才有:学书当师法晋唐,方能登大雅之堂。颜真卿《争座位帖》在古今书法大家中,能为后世所称道的大家中,除他们自己辛苦练习外,必有高人传授书法的技法即为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