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测试了一系列可以改变形状并像肌肉一样产生力量的纺织纤维。在新一期《执行器》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这种材料对人造肌肉力量和收缩长度的影响。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为不同的应用量身定做纤维。
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测试了一系列可以改变形状并像肌肉一样产生力量的纺织纤维。研究人员还测试了该纤维作为活细胞支架的情况,发现这种纤维(被称为纤维机器人)可被用来开发人体活动系统的3D模型。
不过,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出的一种仿生机器人,可算是机器人界“泥石流”般的存在,不仅打破了原有机器人通过电机齿轮来驱动的传统模式,甚至让人一度怀疑真正仿生机器人是不是一开始研究的方向就错了,这个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出的仿生机器人到底有多天马行空呢?
科技日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类似弹簧的设备,可用作几乎所有肌肉型机器人的基本骨架模块。这种“弯曲弹簧”旨在充分利用任何附着的肌肉组织,可最大限度提高肌肉自然产生的运动量。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智能系统》上。
随着软体机器人和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仿生智能纤维人工肌肉的研究和应用近来被广泛研究。人工肌肉纤维具有与生物肌肉纤维相类似的功能和结构,在适当的外界刺激方式下,产生仿生物肌肉的感知传感和反馈驱动动作。其在软体机器人、智能穿戴以及辅助医疗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重大的技术创新高度依赖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但这些突破往往不会一蹴而就,因而需要全社会给予科学家更多的耐心和自由。”2017年9月,时任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任晓兵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出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