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细雨朦胧,茶香清幽。4月4日一早,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梵村村的龙井茶园里,浙江理工大学研发的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正挥舞双臂,与采茶工们一同抢抓农时,采摘明前茶。茶叶采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品质和茶树的生长发育。
澎湃新闻记者 陈雅儒 通讯员 张若娴位于浙江嵊州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地内,一名采茶工正在作业——它是名优茶叶采摘机器人,单个机械臂采摘一片芽叶只2.5秒,芽叶识别准确率达到85%。澎湃新闻(www.thepaper.
近日,杭州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梅家坞茶园迎来明前茶采摘旺季。田间地头,忙碌的采茶女身旁多了一个机械“工友”,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智能机器人的两个机械臂在一陇茶树上面来回运动,精准地将茶叶一芽两叶摘下放入筐中。
随着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农业技术面临着非常大的创新与变革,而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到各个种植领域、各个地区,但难免会些许区域因为需要适应当地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差异,茶叶的采摘技术自然也不例外。
清明前,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茶园里,成畦的茶树尖上,青翠的嫩芽玲珑可人。此时,一幢蓝灰色的“小房子”嗡嗡鸣响着从茶垄上缓缓划过,所经之处,鲜嫩的芽叶被纷纷摘下。“这是第五代采茶机器人。”浙江理工大学贾江鸣副教授招呼记者,“过来看看。
潮新闻 共享联盟(松阳)吴洋飞6月初,走进松阳茶产业综合体茶树资源圃内,可以瞧见这样有趣的一幕:一台钢铁机器在一陇茶树上采茶,当它找准目标后便迅速“伸手”,用机械臂末端的“剪刀”和“吸管”,采下那一抹嫩绿的茶芽,这画面犹如“张飞静坐园中绣女红”。
体验采茶。巴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供图4月22日,由共青团巴南区委、区少工委主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春风十里茶飘香·振兴乡村童趣忙”2023年巴南区亲子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在二圣镇举行,吸引了少先队员家庭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