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法金汉去职 第25章 法金汉去职 就其战略意义而言,占领凡尔登地区的堡垒纯属附带的目标。 ——H. H. 冯·梅伦廷,《纽约时报杂志》,1916年8月 这是一堵粉碎了德意志帝国最后希望的石墙。
哈尔德 弗朗茨·哈尔德,德国陆军大将。1903年1月29日为二级候补军士,1904年3月9日晋升少尉,1912年3月7日晋升中尉,1915年8月9日晋升上尉,1924年3月17日晋升少校,1929年2月1日晋升中校,1931年12月1日晋升上校,1934年10月1日晋升少将,1936年8月1日晋升中将,1938年2月1日晋升炮兵上将,1940年7月19日晋升大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波兰战役为时间点作为统计,以下人物仅列举军职,并不包括他们所担当的政府职务,如赫尔曼·戈林在战争爆发时的军职为空军总司令,与此同时他当时还出任着经济部长、林业部长、国会议长等职,但后者作为政府职务将不在本文记叙。
然而在1942年8月份,就在德军在南翼高速挺进之际,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却被意外解职,至此德军陆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内先后被撤职,东线德军在战略上已经失去了专业的军事决策能力,此后完全是靠希特勒个人的胡乱比划了。
1940年5月10日,德军使用曼施坦因制定的镰刀计划展开了对西欧的进攻作战,可是在此之前,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已经制定了一份黄色方案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原因促使阿道夫突然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这份作战计划呢?
然而,也有人认为莫德尔是畏惧战后盟军的审判,所以才自尽的。莫德尔在二战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起眼,他只是德军的一个军参谋长,但随着在波兰的勇猛表现,莫德尔升级为了中将,并在东线战场指挥第三装甲师,成为了第三装甲师的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