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扬州2月12日电 题:首个“非遗版春节”:江苏扬州千年古街区变身非遗“大舞台”作者 朱晓颖 崔佳明 万成乙巳蛇年春节是中国首个“非遗版春节”,在江苏扬州的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以“非遗”和“年味”为主线,不仅汇聚了雕版印刷、剪纸窗花、面塑编绳、淮扬面点等,推
浪漫手作扬子晚报网4月15日讯(通讯员 广萱 记者 陈咏)正值扬州主城广陵区建区40周年,14日下午,一场以“传承千年 与时俱进”为主题的非遗风物集市暨扬州清曲进基层展演活动,在扬州古城核心汶河街道仁丰里街区风雅开启,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沉浸式欣赏参与。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广宣 记者 顾潇)春节临近,年味渐浓。2月5日,江苏扬州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5摄氏度,但扬州古城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依然游人如织。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对这条千年鱼骨巷散发的民俗文化味儿赞不绝口。
今天(1月31日)是大年初三,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丝毫阻挡不了外地游客抵达扬州“欢天喜地过大年”的热情。在古街巷和各大景点,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扬州非遗演艺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好地方”度过一个喜庆多彩的“非遗版”春节。
非遗是扬州耀眼的城市名片。扬州传统戏剧曲艺兼收并蓄、雅俗共赏,地方风格鲜明;扬州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制作水平高超。在扬州市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冬荣园小剧场里上演的扬州清曲吸引游人驻足,雕版印刷、剪纸等多项非遗技艺,在这里设立展示和传承场所。
中新网扬州4月22日电 (国璇 张蔚然)根须剔透、精美灵动,22日,记者走进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江苏省扬州玉雕非遗传承人时庆梅正在雕琢玉佩,旁边展示了一座小巧玲珑的白菜玉雕。“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广宣 刘皓 记者 顾潇)穿古装、猜灯谜、逛集市、赏歌舞 …… 这个小长假,来扬州千年古街皮市街开启一场古风奇妙夜游,通过趣玩、市集、游园等形式,游客可触摸古城历史,感受别样烟火广陵,体验特色非遗文化。奇妙星河,皎皎明月," 皮雅集 " 笼四方烟火。
交汇点讯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向来是趣味民俗“弄潮儿”的皮市街又开始忙活起来。2月3日,一场烟火古韵与文艺摩登交织的“嗨!皮元宵”活动在流光溢彩的光影之中拉开序幕。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涌向这里,共同领略“花市灯如昼”的盛景。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当非遗文化碰上千年老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4月14日晚,一场妙趣横生的非遗风物集市在扬州汶河街道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活动当晚,街长七百多米的老街便“招揽”了上千名游客。
来源:【扬州发布】700米,正常步行仅需10分钟,可在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却需要半小时甚至1小时才能“走完”。是什么让游客“挪不动脚步”?近年来,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持续推动仁丰里走出一条“微更新、强文化、集民智、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新路径,让这条千年古巷火爆“出圈”。
孩子们走进仁丰里千年古街,跟随剪纸技艺非遗老师学习手工制作剪纸宝莲灯,并赠送给当地居民和商户悬挂在门口,传承非遗文化。↑2022年2月9日,小朋友在江苏省扬州市古城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内,学习制作传统的民俗莲花灯。
4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广电总台等20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两条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中宣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中国行”主题采访活动,全面了解扬州在历史街区活化利用、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新华网扬州4月24日电(记者 吴咏玲)如果要给扬州加一个前缀,那大抵是一个“慢”字。千年运河缓缓流淌,滋养着悠长文脉,也养出了将日子过成诗的江南人。位于东关街的冬荣园小剧场时常座无虚席,台上用淮扬小调唱着一曲《板桥道情》,台下一盏茶,一碟瓜果,便可消磨一下午的时光。
4月22日,扬州冬荣园小剧场,杖头木偶戏正在上演。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4月22日,扬州冬荣园小剧场,评话表演。该剧场定期演出评话、扬剧、弹词、清曲等非遗节目。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中国日报4月23日电(记者 姜东)江苏扬州地处江河交汇之地。其中,5.
做年蒸、赶年集、品民俗、看非遗,市民游客沉浸其中,其乐“龙龙”。春节临近,年味渐浓。2月5日,扬州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5度,但市中心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龙腾狮跃、年集喧闹、游人如织、热火朝天。扬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参与其中,感受这条千年鱼骨巷散发出的民俗文化味和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