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 东北大地已经一篇冰天雪地,狂风如刀,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而此时,一个健硕高大的身影,急匆匆地前往中共满洲省委。他,就是刚刚被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杨靖宇。此前,他因涉嫌共产党案被捕入狱,此时,他被救出狱,而东北已经沦陷,日伪当道。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充分展现吉林百年英烈的丰功伟绩,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党史研究室精心选择建党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100名吉林省籍或在吉林省战斗过的英烈,制作宣传短片在吉林电视台黄金时段予以展播。
2020年7月24日,习主席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讲述了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83年前的今天抗日英雄杨靖宇殉国他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他英勇顽强是连敌军都敬佩的抗日英雄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战斗至最后一息少年杨靖宇,初见英雄气!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确山人。
中新网吉林6月13日电 (记者 石洪宇)时值端午假期,吉林桦甸杨靖宇密营迎来一个特别参观团——河南企业家代表及在吉河南籍工作人员,他们集体拜祭英雄,向先烈表达敬意。“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杨靖宇将军是我们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他是家乡人的榜样。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法治中原新媒体平台特推出【百年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通过讲述党史故事、重温爱国电影等形式,以丰富的内容与读者一起打开时间的闸门,翻阅红色经典,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春回大地,又至清明。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松柏葱郁,铜像耸立,这里连日迎来一批又一批向抗联英雄杨靖宇致敬的祭扫者和参观者。34岁的讲解员姚帅如一大早便来到陵园,换上工服,佩戴装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在她看来,讲解也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方式,她要“像徐爷爷一样讲好英雄故事”。
中新网长春9月18日电 (高龙安 石洪宇)位于吉林通化的杨靖宇烈士陵园内,苍松翠柏肃穆庄重。18日,长鸣的警报声盘旋于上空,约300名社会各界人士来此,缅怀杨靖宇将军,感受抗联精神。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等地在9月18日举行缅怀先烈活动。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曾化名张贯一。当他接触到《田中奏折》的内容后,敏锐地感到日本侵华的战争已经山雨欲来,在狱中长夜难眠,写下感怀诗《田中奏折》,表现了一位革命者在民族危机之际身陷囹圄,恨不能马上就上战场杀敌的焦急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