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为配合4月20日开展的“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向观众更好普及三星堆知识,揭开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4月15日、16日,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区八号坑“坑主”赵昊老师做客安徽文博讲堂,为大家带来两场《古蜀迷雾——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主题讲座。
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提到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其中已经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让这个尘封的神秘古国再一次走入公众的视野。
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半吊子水平的人来说,买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显示一下自己的知识渊博,但实际每次买回去的东西都不过是些赝品,而且是比较粗糙的赝品,虽然我总是挑了又挑,看了又看,却依然不能幸免,大大小小的东西摆了一桌子,却没有一件真东西,这时我才明白,自己太嫩了,这行里的水又深又混,根本不是我这种小角色能玩的。
2023年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今年,也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90周年。而如果你是“堆圈”的超级粉丝,一定对王巍不陌生,他是三星堆遗址发掘考古咨询专家组组长,参与了多次三星堆的网络直播,也是首位“三星堆文化大使”。
“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文字是它文明程度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是在我们进行修复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文物上没有任何关于该政权的介绍,要知道,在商周时期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大到登基、战争,小到日常生活,祭祀无处不在,而且祭祀是用来礼敬先人和神明的,在历次的考古发现中,祭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政权相当特殊,它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7月26日下午,正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位于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随着其发现和考古工作的展开,一幅早期古蜀文明的画卷逐渐展现,也生动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