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格拉底一生从未著作,留下的苏格拉底著作是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记录的。这一点与孔子类似,孔子一生只编不著,只述不著。真正的真理是持续的追求整理,而不是限定一个框架限定思想。乔布斯晚年时曾表述愿意将自己的一切财富,来换取与苏格拉底的一次面谈。
其中一个问题让我非常感兴趣:在你父亲的所有哲学思想中,你认为哪一个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学习的?若我们学习他这点,我们将会培养出自己的独特特质,我们会把那些天生的、真实的东西带进这个世界,因为它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那是一个除了自己没人知道的地方。
李小龙哲学语录1、记住,要让人去创造方法,而不是让方法去创造人,所以不要把自己束缚在别人预想的招式之中。2、处于“无心”的状态也就是保持“平常心”。3、通常,我们满怀**去追求的一件事物,是另一件我们真正需要而又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替代品。
“If you always put limit on everything you do, physical or anything else. It will spread into your work and into your life. There are no lim
提到李小龙,不自觉得便会冠上“功夫之王”、“武之圣者”、“一代宗师”“世界武术大师”等等称谓,会想起中国功夫,会提到《龙争虎斗》、《猛龙过江》,会遗憾他的英年早逝,会八卦他的死亡内幕等等,抛开这一切,从另一个角度,李小龙的思想呢?
有些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声名大噪;而有些人生前名声大噪,死后名声却随风飘逝;而有些人不论生前或死后都受世人敬仰,但人们只知其表面,却不知其内在。这是我这几天看了赵英俊离世新闻和一本书之后得到的感悟。人活一世,我们总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印记,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这是李小龙在做客《the pierre berton show》时说过的一番话,很多人只记住了李小龙在那场访谈中谈到的“若水”思想,但在这场半个小时的对话中,李小龙还谈到了很多他从武术中领悟到的深层次价值。
同样在6月,《李小龙信札》出版,这本信札集记载了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十五年时光,李小龙写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138封信札,从这些信札中,我们得以领略一代传奇巨星背后那平凡而细腻的普通人的生活,更加接近李小龙的精神世界。
武道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途径,每个人的性格思想都是不一样的,练到一定程度是必须跳出框架,根据自身特点来练,这样才能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形成最适合自身,完全属于自己的技艺,前提是必须过了河,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必须对武道有一定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