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郴州日报-郴州新闻网】2月5日,在湘粤交界的宜章县一六镇,国家级非遗项目“宜章夜故事”巡演活动精彩上演。《观音寺长龙》《水北岸龙》《姜太公钓鱼》《步步高升》《七仙女会蛇博士》等节目悉数登场,引来观众阵阵叫好。“夜故事” 也叫“抬故事”,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
红网时刻新闻2月13日讯(记者 何晓露 通讯员 周宇 彭烨 胡喜华)2月11日晚,农历正月十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在莽山开展巡游,不仅为莽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和元宵氛围,也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年味十足的非遗盛宴。
红网时刻新闻2月6日讯(通讯员 谭戈)郴州宜章夜故事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是宜章县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每逢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间,或单家独户,或多户联合,或以群团、单位组织装演夜故事。
央广网郴州2月26日消息(记者黄珂岚 通讯员李明华)2月24日元宵节当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章夜故事”巡演活动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火热开场,现场气氛“热辣滚烫”,为群众和游客送上别具特色年味的“文化大餐”。
2月5日晚,宜章县一六镇人山人海,“夜故事”巡游为元宵节增添了热闹气氛。 夜故事《步步高升》 中“芝麻官”被翘杆高高举起,让人惊叹不已。 参加巡游的演员化妆后的造型。 2月5日下午,参加“夜故事”巡游的小演员在整理服装造型。 “夜故事”巡游现场,围观的群众开心不已。
来源:【湖南日报】2月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欢庆元宵佳节。在郴州宜章县,有一个传统节目叫做“宜章夜故事”,同时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今晚的“夜故事”,宜章县一六镇的居民正紧张地准备着。本期《“婧”行时》带你走进这项独具魅力的群众性民间文化活动。
舞台上,实验老师邀请现场观众一起做小实验。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获奖选手在讲述地下矿物的由来。现场观众气氛热烈。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苏益苇)5月23日,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湖南科学之夜活动正式启动。
撰稿:梁可庭 廖振华 毛钦6月24日晚上8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湖南篇》于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湘”遇非遗之旅。山水画卷,郴州相见。
宜章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南端,南岭山脉中段,骑田岭南麓,东靠汝城县,西接临武县,北于郴州市北湖苏仙区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交界,东北与资兴市相连,西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毗邻,总面积2117平方千米。
红网时刻新闻2月15日讯(通讯员 杨红)近日,湖南省宜章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交警系统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一直以来,宜章公安交警秉持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工作的理念,深挖内生动力,将创建工作成果转化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