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名牌”在潮牌界屡见不鲜。一些国外知名品牌或者热门设计师品牌,国外官方售价数千,国内只卖四五百?结果追溯下来,虽然品牌名相同,但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没有关系。因国外品牌没有在国内主动申请商标,被国内企业“抢注”同名品牌。这类“傍品牌”、“碰瓷品牌”打擦边球的行为被消费者深恶痛绝。
如果自己的手机,能够不经主人允许、擅自删除里面的内容,是不是感到细思极恐?近日,网友Damon曝光称,他双十一期间在得物上买的东西出现问题,便拍摄视频上传视频到得物平台反馈,不久,他的华为手机收到提醒:检测到“得物”删除了视频,已成功拦截。
一直在得物平台买鞋和卖鞋,前天莫名其妙就给封了,找客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要让发我部门联系我,看小红书上也有类似的情况,无故封号的还不少,我猜测就是我开了售后无忧,鞋子卖掉后跌价,买家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鞋子亏钱只能平台接手了,然后平台就不愿意了,找理由把我号封了。
如今,经过“品质认证”的商品会更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选择。在得物App平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会先通过多道鉴别查验工序,验证品质后,才能配上“得物包装”,继续发货给买家。而这种消费现象却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新空子。被消费者视为品质认证的“得物包装”也开始被大批量仿冒。
作为提振消费信心的安全基础,数据和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近日,得物App发布了《安全白皮书》,呈现得物App在安全体系、安全制度、安全组织、安全技术等多方面建设,以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保障用户安全放心的潮流网购环境,助推数字经济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