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一般指产褥期,艾草一般指艾叶,产褥期的产妇一般不可以用艾叶生姜泡脚。产褥期产妇一般属于多虚多瘀的生理状态,呈现阴血骤虚、阳气易浮的特点,而艾叶和生姜一般都是温性药物,使用艾叶和生姜泡脚,容易加重产褥期产妇不适感,容易引起头晕。
在炎热的三伏天里,睡前用这个方法泡泡脚,出伏后阳气足了,寒湿便散了。脚部是肝、胆、脾、胃、肾、膀胱等多条经络的起点或者止点,是经气流行出入比较密集的部位,所以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寒从脚边生”。
冬天,一部分人开始出现手脚冰凉、关节发僵等症状,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最后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这冬天比我结束的那段感情还冷!”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困扰,说明你在与寒冷的对抗中,可能暂时“处于下风”。
本文作者:闫玉红,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冬季寒气来临,再加上现代社会不少女性都有体寒的烦恼,防寒驱寒成为身体调理的重要部分。很多体寒的女性都会有手脚冰凉、发胖、抑郁、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不育等症状,及时调理才能防患于未然。区分体寒的3个等级1.
强冷空气在大寒如约来到,广州这回“冻”真格了。大寒的到来意味着南方即将进入全年最冷的时段,养生需注重“藏”,注重保暖,尤其是头部、脚部和背部,以适应时节特性。今天,专家就来教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式——中药沐足。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 】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剂,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日小暑。一年最热的三伏天将至,下周二(7月11日)就是初伏,一年一度“冬病夏治”天灸贴药的时节也到了。今年初的一波“阳康”人群,也有调理需求。近期广州多家医院公布了三伏天灸的时间表,伏前加强贴也已于7月1日开贴。记者从省中医院获悉,仅当天就有逾2万名市民前去贴天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