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四川】一觉自然醒错过早餐,拿出家里囤的竹笋烧牛肉自热速食盒充当午餐;饭后约好友谈天说地,本地奶茶里增稠的竹粉为饮品增添清新竹香;晚饭找个农家乐,吃的是竹林乌骨鸡炖新鲜竹荪蛋……10月20日,家住宜宾市长宁县的“00后”张国澳,享受着他平淡而快乐的周日,全天饮食中少不了
台北市动物园的超萌圆仔,现在已经506天大。“圆仔”除了母乳外,也已经开始进食竹笋、竹叶及竹杆。保育员特别为“圆圆”及“圆仔”母女档,每天增加约20%的竹叶与竹杆量,好让“圆仔”有边玩边吃、寓教于乐的充裕空间。
佛乐鱼在铁板烤鱼的大潮下,老板另辟蹊径,自己研制了特有的瓦缸竹筒鱼,连味道也是独一无二的。两斤半的左右的草鱼,先碳烤15分钟至八九成熟,再将鱼与酱汁配料一同塞入特制的竹筒中,放入瓦缸里煨上半小时,细密的竹筒鱼香便萦绕在你的鼻尖。
竹乡人以竹子打造的竹笋宴堪称一绝,竹笋脆嫩鲜美,以鲜冬笋为其中极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特别是春节前后是吃冬笋的最佳季节,所以在年货节上也是必买之物。 这次在6号馆,宜宾的参展商也带来了竹笋的一系列产品,从冬笋干到竹荪蛋、竹胎儿、竹毛肚,一应俱全。
川观新闻记者 周海波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大熊猫“香香”胃口好时,一天要吃约30公斤新鲜竹子。它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模式标本产地,素有“熊猫故乡”之称。
导语:看着不起眼的“碧竹子”,曾是饥荒年间的救命菜,简单一蒸,真香野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味佳品,从开春的荠菜,到3~4月的蒲公英,各种野菜一直不停地吃,不要以为现在入伏了,气温升高了就没了,这种野菜农村满地是,很多农民拿它当草除掉,很多人还没吃过这个菜,叶子长得像竹子叶,所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田米 文/图当肉香、米香混合着竹子的清香,香气扑鼻而来,味蕾瞬间被唤醒。在德化县雷锋镇焦溪村,有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独特美食——黑察竹筒饭。自2004年起,村民吴信察夫妇便以竹为媒,打造出远近闻名的竹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