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在大数据时代,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每逢年底,都有不少人会接到银行的电话,因为信用卡的逾期或者贷款未按期偿还,从而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由于个人征信会对今后的任何贷款业务造成影响,甚至对子女上学、自身工作造成影响,很多人会想到征信修复,社会也因此产生了不少“征信修复” “征信洗白”的生意。
郭子源/经济日报“交钱,我帮你修复信用记录。”听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相信还是警惕?近期,多地金融管理部门发布公告,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不法分子的“征信修复”骗局,防范个人信息泄露以及资金损失。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钻了借款人“不了解征信知识又急于贷款”的空子。
央视新闻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布声明,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现有诈骗分子以“消除网贷查询记录”为名,诱导社会公众通过征信中心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互联网平台)提交个人征信异议申请,并以消除网贷查询记录为诱饵骗取公众钱财,实施诈骗活动,侵犯社会公众的合法权
你是否刷到过“征信修复、洗白”“处置信用卡债务”“逾期负债不用愁,找对方法就能轻松上岸”的广告?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日益繁荣,一些不法之徒企图浑水摸鱼,通过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牟取不当利益,令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深受其害。
据报道,眼下,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极目新闻记者 陈红通讯员 李辉 王莉 刘峰“快,帮我转账5千元。”11月17日中午,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客户急匆匆走进中国银行武汉新洲支行营业厅,提出转账申请。该男子慌乱的神情,引起了大堂经理的高度警惕,要求客户说明转账原因。“请你别问了,帮我转账就是。
“征信修复”俨然成为一门新生意,央行一年内已多次辟谣并反复提醒——所谓收费“征信修复”服务都是假的■央行征信机构明确表示,个人异议申请服务不向信息主体和其他主体收取任何费用■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实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无权随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