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来到军事博物馆时,意外发现了一挺曾经他使用过的机枪。这位老兵名叫金珍彪,他向《决战朝鲜》作者李峰讲述了他参加老秃山保卫战的故事,老涂山本来不叫老秃山,是因为战争打得太惨烈,整个山头寸草不生,后来才改名为老秃山。
12月11日,抗战老兵钱鉴民(左)在触摸坦克 新华社发 12月11日,94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抗战老兵钱鉴民亲手摸到了国产新型坦克。老人1922年9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43年作为一名装甲兵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对日作战。1945年归国后,在一次交火中,他为保护难民而受伤,双目失明。
抗战老兵刘筱青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阅兵式。 刘筱青老人与妻子一起收看阅兵式。 2015年9月3日9时40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千人的军乐团开始演奏曲目。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杭州观音塘小区,一位85岁的老人正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一幕。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对曾经在抗战一线挥洒热血的战士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变化太大了,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3日上午,肇庆市军分区干休所的抗战老兵石明,在电视机前见证着祖国的强盛,几次激动落泪。
皇甫束玉老人戴着抗战纪念章留影 弓宇杰摄 9月3日8点30分,与天安门毗邻的北京医院病房内,离正式阅兵的时间尚早,97岁的皇甫束玉老人已经让护工帮他打开电视。从抗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他,尽管两年前已因病不得不长期住院,但他始终惦记着国内外的大事小情。
齐鲁网9月3日讯(通讯员 唐凯 柳洋 唐洁薇)乳山市海阳所镇西泓赵家村老党员赵金林今年91岁,他16岁参军,1942年亲历过马石山突围战,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共经历战斗100多次。阅兵式开始之前,老人戴上了珍藏多年的军功章。
我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今天上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典期间,记者专门走访了在家观看庆典的部分抗战老兵,倾听他们的感受。上午九点许,记者走进抗战老兵刘湘家中看到,今年92岁的刘湘正与家人和义工一起,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上的庆典直播画面。
文|胡一舸编辑|胡一舸前言说到抗日战争,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十分艰难的战争。对于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我们来讲,根本无法知晓这场战争究竟有多么艰难,我们只能通过书籍,或是一部部精彩的电影,来了解这段沉痛的历史。先辈们碰到装备良好的敌人,并没有选择退缩,反而是团结起来,抵抗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