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沈莫北每天早出晚归,忙的是不可开交,带着保卫科配合派出所和街道办开展联合排查工作,虽然没有抓到敌特,不过也抓到不少偷鸡摸狗、投机倒把之徒,肃清了辖区内的风气。让轧钢厂沈科长的威名由轧钢厂内部直接传播到了周边街道,不少人都知道轧钢厂新上任的保卫科科长是个厉害角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一切凭票供应的时代,是月工资为两位数的时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记载,在1960年时,中国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们,平均年工资只有528元,每月是44元,这已经算是当时的高收入人群。
50年代初期,大陆基本解放,劳动群众终于生活在了国内没有战争的年代。那么那时候的工资待遇怎么样呢?50年代初期,国内的工资是积分制,最高的是国家领导人。最低的就是勤杂人员,包括学徒。这里有三十级制定的工资标准。普通工人的工资就是18元到30元每个月。
老覃在昨天写了《1958年,毛主席声称要泼冷水给李富春,周恩来:非神秘,不简单》一文,文中提到:1958年11月30日,毛主席在武昌会议上批评了有些地方的工作作风存在的强迫与作假的问题,还举了枣阳县“三天内消灭文盲”的荒唐事迹,非常严肃地说:“这样的工作作风,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了”。
在动荡需人才的年代,有才能的人可以说数不胜数,但是才义两全的英雄可以说无一不被世人称颂。而在我们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中,如果说周总理用其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呕心沥血,是屈指可数的做出了超长时间艰苦贡献的领导人,大概没有人会反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提交了“建议提高基本稿酬标准 激发作家更多创作动力”的提案,此事经红星新闻报道后引起广泛热议,一时间,“好建议”“低稿酬几乎消灭了自由撰稿人这个行业”“涨稿酬太难了”等声音层出不穷,刷屏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