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施耐德公司为俄罗斯陆军研发了M1910年式107毫米加农炮,出口俄国后,施耐德将火炮口径缩小到105毫米的版本推销给法国陆军,但法国陆军不感兴趣,因为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太过成功,法国陆军不认为部队需要更大的野战炮,不过到1913年,法国还是少量订购了几门作为测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仅有法国M1897型速射炮还有英国18磅野战炮给同盟国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18磅野战炮作为英国皇家炮兵的骨干成员其型号从马克I型到马克5型总产量超过1万门,其中马克5型在1923年服役使用一战后的炮弹射程从原本的8公里提高到10公里,虽然能用但英国人在一战后还是希望研发出新的火炮用以取代。
前面几期我们介绍了法国M1897型75毫米速射炮,该炮在当时被法国列为军事机密号称是1门可以终结其他火炮的火炮,但是一战从运动战专为堑壕战后弹道平直、炮弹威力太小的缺点开始出现,法国不得不启用被忽视的施耐德105毫米野战加农炮,我们来介绍关于它的故事。
一战之前,关于火炮的运用,各国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以法国为例,拥有全欧洲,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75毫米口径速射炮,即被称作“75小姐”的M1897速射炮,射速15-18发/分,是同时期德国的FK96型77毫米口径野炮的2倍,早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法国炮兵就凭借两门M1897速射炮交替设计掩护步兵前进,击溃了数百义和团与清军,引起当时列强注意,纷纷发展自己的3英寸口径速射炮。
作为二战美军第一款大量列装的自行反坦克炮,它的性能说不上理想,但毕竟解决了有无问题。1940年5月,德军部队以装甲部队为矛头,如同热刀切黄油一般迅速攻破了法国防线,令大洋彼岸的美军深感震惊,反坦克武器配备不足的窘境更是令美军高层极为不安——新开发的37mm M3反坦克炮装备数量少,而且生产进度也十分缓慢,从1940年7月到1941年1月一共只生产了340门。
在军武圈,延续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永恒的话题,而一战作为机械化战争的萌芽期,其各种装备也被军迷们津津乐道。不过除了驰骋壕沟之间的雷诺坦克,纵横天空的三翼战机还是大海上喷吐烈焰的无畏舰,为军事运输效鞍前马后之劳的军用汽车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对象。
春田式步枪又称为斯普林菲尔德1903式步枪,口径是7.62毫米,它是美国的制式拴动步枪,但是在1917年美军参加一战之后苦于这种步枪数量不足,干脆直接改变P14步枪的口径装备给自己的部队,改名为M1917,因为P14是英国订购的武器产量高达120万支,口径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