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文,研究发现大脑能够通过“脑-肠轴”通道直接调控肠道的脂肪吸收,同时确定了葛根提取物—葛根素可结合GABRA1抑制该通道的DMV神经元,减少脂肪吸收,具有减脂潜力。
饮酒使胃肠蠕动变慢,食积壅滞在中,胃中产生湿热。我们常说一个人觉得上热下寒,咽干、口舌生疮、眼红、面热,但是脚冷、小腹冷、大便溏、膝盖凉,原因可以从饮酒和食积上头找。既然酒是助湿生热的东西,那么解酒就可以从清热化湿上找。
图片来源:摄图网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由胃黏膜和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乙醇浓度高了,会出现面色潮红、胡言乱语、步态蹒跚等醉酒表现。乙醇怎么排出体外呢?少部分乙醇通过呼吸和皮肤排出体外,大部分通过肝脏排出。
或者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经常饮酒?但是,如果您经常饮酒,或者短期内有大量饮酒,有如下症状:不欲饮食、恶心、呕吐、眼睛黄、小便黄等,甚至一天不喝酒就心慌、烦躁、大汗淋漓、气紧、手抖等,则有可能是得了酒精肝了,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后期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酒精所致肝损伤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最近,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王凯平和张玉研究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杂志上撰文,建立酒精性脂肪肝的体内外模型,研究ASP对肝脂肪堆积的直接影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吴泽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值年关,美酒是辞旧迎新的标配,承载着欢聚、团圆、思乡、解忧等感情。作为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和中医有着密切联系。
春节期间,亲人朋友之间大小聚会接踵而至,大鱼大肉、喝酒应酬等在所难免。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专家提示,在这些盛情难却的时刻,也要注意呵护好肝脏。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教学老师潘新伟介绍,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乙醛。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频繁应酬喝酒、熬夜作息紊乱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喝酒伤肝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长期熬夜不仅剥夺了充足的睡眠时间,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干扰肝脏在夜间进行的自我修复和排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