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这也是全国首个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作出的决定。
《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说不将有法可依。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这一立法点赞,迫切希望能“管得住、用得好”。
教育部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介绍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管理落实推进情况时提到,有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
记者从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获悉,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批准《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
近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也是广州首次明确中小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校园或者在校园内使用。为何要禁止手机进校园?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要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同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郑州市第八中学在学校设置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人联系。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李运海 樊雪婧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系列电子产品让孩子们也成为“触屏一代”,并呈现电子产品“低龄化”现象。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日报道,中国中部的郑州市禁止学生在中小学使用手机,这是全国首个颁布此禁令的城市。据报道,2024年12月27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限制,该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西某初中7名学生偷带手机进学校,被班里老师要求排队将手机扔进水桶销毁。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此前,教育部办公厅曾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经学生申请、家长签字后,学校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但不能带进教室等教育教学场所。如果发现学生在教学区使用,或者晚上熄灯后仍在玩手机,会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管理,并告知家长相关情况。”安徽省宿州市某中学一名张姓老师近日告诉《法治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