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是指老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克/升,如果低于110克/升,就被认为是贫血。针对贫血的发病情况,其中64-69岁的老年贫血患者占贫血的21%,90岁以上的老年贫血患者占37%。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大夫我妈最近总觉得头晕乏力,我看网上说吃红枣补血效果好,这几天天天给她煮红枣水喝,可情况还是没见好转。"刘阿姨的女儿小张一脸焦急地说道。作为一名从医二十多年的血液科医生,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问诊场景。
贫血不止是女性和小孩常会出现的症状,老年人同样也会有贫血现象,老年人出现贫血情况主要是由于年纪不断增长,体内的胃液分泌及消化酶活力不断下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随之出现下降情况,身体对铁元素的摄取不足,从而导致贫血现象的出现。
有些老年人因多年痔疮长期失血而造成贫血,也有些老年妇女在接近绝经期时,常因子宫肌瘤或子宫功能性出血而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这是因为老年人饮食量减少,加之不注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品,从而使体内储铁量下降,导致贫血;
如今许多老年人受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各种慢性病的困扰,越来越多的人追崇起了素食主义。膳食组成以蔬果、谷物和豆类为主,不吃任何肉类,殊不知老年人长期吃素食会造成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贫血是血液科常见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贫血人数超过20亿,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数量远高于西方国家,儿童、老年人、育龄期妇女及一些特定疾病患者是贫血的高危人群。在众多导致贫血的原因中,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