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原标题:黄山变绿洲!陕西南沟村创造黄土高原水保生态修复奇迹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子元 毛浓曦“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黄土高坡》,唱遍大江南北,唱出了黄土高原曾经的苍凉。
编者按:榆林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立足得天独厚的能源禀赋,按照煤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做大做强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巩固黄河中游生态屏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榆林力量。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在千沟万壑中筑起的淤地坝,是减少泥沙入黄河的拦沙“卫士”。淤地坝在拦截泥沙、保持水土的同时,淤地造田、增产粮食。通过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新建淤地坝,荒坡陡处搞绿化,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突出抓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全面保护天然林,持续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十四五”规划提出,创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旱作梯田和
中新网陕西延安5月6日电 (李一璠 白腾)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村的一处山坡上,具有深紫色斑块的野生牡丹花近日开得正艳。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 白腾 摄据甘泉县林业局介绍,这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
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今年五月份,有幸跟着咱们的植树造林队去黄土高原陕北部分去植树,辛苦程度远远的超出了咱们一般人的想象首先黄土高原绿化和沙漠绿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沙漠栽树是深栽,浅埋。而黄土高原植树就要有深度,也要埋的深一点。预留浇水坑也需要多大就留多大。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我家住在高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一曲《黄土高坡》唱出了当时的场景,在昔日的岁月中,这里生存条件异常严峻。晴天时,风起尘舞,遮天蔽日;雨天时,尤其是暴雨过后。泥泞的山坡上,洪水肆虐,滚滚泥流直扑黄河,这里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站在壶口瀑布岸边,看着汹涌澎湃倾泻而下的水流,真有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觉。”第一次来到陕西宜川旅游的杜庆珂,看着眼前如万马奔腾般的黄河水,情不自禁地感叹。当黄河流经位于晋陕峡谷宜川壶口镇时,河面从数百米骤然收缩至数十米,形成了“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场景,蔚为壮观。
来源:榆林日报 榆林,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核心区,亘古长城,横贯东西,将43000平方公里的地域分为风沙草滩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曾经,这里四季流动的风沙,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让榆林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初入夏季,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省延安市草木葱茏,一片勃勃生机。近年来,延安市持续实施植树造林,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是5月7日拍摄的延安新区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这是5月7日拍摄的延安市城区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全省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缺林少木到绿树抱城、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林疏草浅到绿荫遮山的转变,一幅浓墨重彩的绿色画卷浸染三秦大地,点点滴滴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