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2月1日电(记者戴威)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汪义丰教授、傅尧教授和张凤莲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类手性硼自由基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12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手性硼自由基催化剂示意图。
我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那种,本科期间成绩也相当一般,当时面临考研的时候不少人说研究生毕业7.8000块钱,工作3年也肯定有这么多,而且又积累了三年的工作经验一样不会混的比刚进社会的研究生差,所以当时就想着毕业找个工作躺平,后来也顺利进入某上市企业从事材料研发工作,跟团队里的领导同事关系相处的很融洽,工资也马马虎虎够花,期间也萌生过读研的想法,只是昙花一现,毕竟生活过得很舒服,后来的两年多因为经历了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境况,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辞职考研,项目交接完,离职已经7月底了,四个多月考研路也开始了。
头条第915篇原创作品,部分强基计划专业解读。一、前言引题:兵家云,知彼知己而百战不殆,强基计划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学科,选择相关专业也就意味着要读研,要深入研究有的甚至可能要座几年的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要有不屈服的精神才有可能出结果,首先要问是自己三个为什么?
为了解决上述机理争议的问题和电子当量不守恒的矛盾现象,俞汉青教授课题组与耶鲁大学Menachem Elimelech教授等人合作,对该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记者11月21日凌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康彦彪教授研究团队创制了一种超级光还原剂,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的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高效降解。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60摄氏度)的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成果。
来源:【濮阳日报】新华社合肥11月21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康彦彪教授研究团队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至60摄氏度)的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实现将难以降解的“永久化学品”——全氟和多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14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环保阻燃新材料工程应用技术中心负责人汪志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防火阻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研制出的新型环保阻燃涂料可有效阻止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燃爆。
刘有成(1920.11.6—2016.1.31),安徽舒城人,有机化学家,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赴英国利兹大学留学,1948年获利兹大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深造。
2025年1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细胜教授、聂旋副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CF2H-synthon enables asymmetric radical difluoroalkylation for synthesis of chiral difluoromethylated amines》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