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区域简况济宁市是山东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传统文化底蕴尤为深厚。2022年,济宁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名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6月29日,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专场,介绍济宁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员暨作风建设大会任务要求,号召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提高政治站位、工作定位、标准境界,聚焦重点任务,树牢质量意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努力推动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多年来,济宁高新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创新的精神和开放的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完善资源配置,培育名校集群,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学校,培育了一批区域性优质教育品牌,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10月18日,济宁教育发布公布全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减负问题投诉举报方式”,如您的孩子存在作业负担过重、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问题,可以向所属县市区或市教育局反映。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请问群众通过码上监督平台反映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举报件办理情况如何?”日前,山东省济宁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对济宁市教育系统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码上监督平台运用和投诉举报件办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近年来,济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地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地方资源铸魂育人功能,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通过实践锻炼,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感,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奋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段文)新学期伊始,为切实做好开学季新学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提升广大学生“知危险”意识和“会避险”能力,2月6日,济宁公安交警支队联合市教育局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主题宣传活动,引起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