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推出“大学生写家史”系列,记录大时代下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日子就像沙洋河的流水,下洋港盖起了一幢新房,然后新房变成了老宅,故园变成了荒土,最终成为隐没在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异乡”。
中国人对于不同辈分的亲属是有明确划分和准确的叫法,比如笔者父亲的外公吴家驹老先生,按规矩就应称外曾祖父,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就不苛求了,家父叫他老人家外公,到笔者这里让加个“老”字,老外公,既表尊重,叫起来也简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瑾华 通讯员 胡凤凡8月18日下午,上海书展上,著名作家、学者赵柏田与作家赵松、作家吴玫以及《收获》杂志副主编谢锦齐聚建投书局,围绕赵柏田2022年由“可以文化”先后出版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买办的女儿》《赫德的情人》《我的曾外祖母》,一起追忆和想象历史洪流中
2000多块大小不一的碎布片,先被裁剪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再拼接成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之后又将这一个个正方形拼成一张被面……眼前这张宽1.5米的“百家被”色彩斑斓,犹如一件艺术珍品。它是文芍人一家珍藏的无价之宝,是由文芍人的外曾祖母一针一线精心缝制而成。
来源:【湖南日报】文|曹辉1983年2月,作者(前左)与爷爷奶奶、父母、弟弟合影。(一)一晃,奶奶走了40年了。其实,按农历,40年忌日早过了。而我从读大学开始,就习惯于大事小事都记阳历,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也会换算成阳历日期。
文学的基点是足够贴近现实的叙述,还是产生能够解释问题的想象?作家童末在其新作《大地中心的人》中,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凉山为背景,结合历史、神话、想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空间。近日,童末和评论家刘欣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带来了一场阅读分享会,讨论这本书背后的故事。